>首页> IT >

车企共推“车电分离”,实惠能落在车主身上?

时间:2020-08-31 14:24:01       来源:千寻专栏 懂懂笔记

在面对车主续航焦虑和购车预算拮据等难题时,“车电分离”似乎是不少车企拿出来的另一种解决思路。

8月20日,蔚来公布了预热已久的“车电分离”方案;随后哪吒汽车也传出与宁德时代、华鼎国联在内的动力电池厂商合作建立“电池银行”,并推出“车电分离”购车方案;与此同时,荣威也对外宣布涉猎“车电分离”换电模式。

通俗点儿说,所谓“车电分离”指的是车主购买纯电动汽车时,只花买车的钱(电池不在内),然后在按月向厂商、电池企业联合组成的“电力银行”,租赁动力电池。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成本的重头,通过租赁方式,车主可以用相当低的价格购买到一台纯电动汽车,减轻购车负担。更有业内人士指出,拿掉动力电池之后,多数纯电动汽车的终端价格甚至比同档次燃油车更加便宜。

除此之外,“车电分离”的方案有利车主根据不同的用车需求,租赁不同容量的动力电池。若经常在城市通勤,可租赁小容量电池,经常长途出行可选择租赁长续航的动力电池。

如此一来,动力电池产权归车企所有,用户在换电的过程中也不再有顾虑,担心自家车上的“好电池”换上了人家车上的“旧电池”。同时也解决了原有车主无法升级、更换更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等问题。

看似“百利而无一害”的方案能否掀起新能源车消费潮?纯电动汽车“车电分离”方案在实际落地和应用过程中,真的能如设想般美好吗?

电池租赁或难盈利

“车电分离将成为趋势,但距离完美落地仍有很长的路。”

和大部分行业人士一样,汽车自媒体达人彭宇也相当看好“车电分离”方案。他认为“车电分离”有利于降低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的门槛。

有别于以往“雷声大雨点小”的换电方案,“车电分离”的优势在于车主长期租赁单一动力电池,避免频繁换电过程中,换电站管理水平差异所致的隐患、用车风险。

“即便短期有出行需求,租赁高续航电池,换电频次也不会太高。”他告诉懂懂笔记,方案各方面似乎都对消费者和新能源汽车终端利好,但仍有声音质疑——租赁电池制造、管理、维护的成本该先由谁掏钱?

目前,无论蔚来还是哪吒、荣威,公开的动力电池租赁业务,都是与电池厂家合作,建立类似于“金融租赁”模式下的资产机构,因此彭宇猜测,应该会有大量机构看好并投资相关租赁业务。

“像某些租车平台一样,车是投资者认购的,平台只是运营。”但他同时也担心,动力电池租赁方案提供了不同版本容量的电池,为满足车主按需租赁、短时租赁需求,电池肯定会预有余量,即储备、待租赁的动力电池,大于品牌旗下单一车型的销售量。

尤其长假期,车主出行需求激增,租赁长续航电池、换电需求也会增加,“为了满足大量车主换电的需求,需要储备大量电池。”

但平日里,车主大都在城市里通勤,并不需要高效的换电服务,导致一部分储备电池闲置,也会因此产生维护、管理成本上的浪费,“任何大数据、智能调度,都无法精确解决这一问题。”

彭宇告诉懂懂笔记,这个道理与租车平台相同,平日经常有大量车辆处于闲置待租的状态中,只有节假日出行激增,才有可能全部租满。运营商,也只有依靠高峰期才能将平日里产生的成本,摊分到假日租车的用户身上。

“现在只知道租赁电池的大概租金费用,不知道短期租赁的价格。”以目前动力电池“月租千元”计算,车主租赁六年的花费才相当电池价格,如此低的租金似乎无法抹平电池物流、维护、闲置所产生的成本,而相关资产机构、投资者或难在电池租赁中盈利。

有营运出租车公司人员向懂懂笔记透露,为满足车辆换电需求,目前车用电池与备用电池的比例大约为1:1,但仍难满足运营需求。如果要满足私家车换电的需求,车电与备电的比例至少也要2:1,且要合理分配到全国各换电站。

除此之外,随着推出“车电分离”业务的车企增加,车企之间动力电池互不兼容、通用的问题,也势必导致闲置的动力电池库存量增加。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更多落地细节推出之前,这笔账怎么算都不算不明白。

租电简单,换电很难

“只要见过动力电池,就会知道换电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聊及“车电分离”,在深圳一家新能源汽车4S店从事维修工作的张师傅叹了一口气道,“车电分离”基于换电,而换电难度最大的是备用动力电池的存放。

他告诉懂懂笔记,有许多车主开了几万公里纯电动汽车,但至今都不知道动力电池长什么样。除了微车之外,续航里程在四百公里以上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重量都高达几百公斤。

“将动力电池摆在地上,占地面积将近两平方,你说大不大。”张师傅解释,正因为动力电池重量、占地面积都不小,因此换电站一般都只能储存小量的备用动力电池。

他所在的维修车间面积将近两百平方米,平时给电池包做均衡,也只敢同时拆卸三台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高速上见过换电站,就(车间)大小,估计最多储存五、六块动力电池。”

张师傅告诉懂懂笔记,这样的动力电池储备量,如果在非节假日尚能满足车主的换电需求,换作长假期间大量车主出行,就是杯水车薪了,“换电站需要不断调度电池,还会产生高昂的物流成本。”

“长假出行,有时候高速公路的加油站都堵满了车等待加油,何况只有一个工位的换电站。”他解释说,尽管换电的速度并不慢,但想达到加油站那样的效率基本不可能。

除非换电站拥有更大的仓储空间,三个以上可同时换电的工位,但那样的话,换电站需要更大的面积,目前在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许多都不具备相应的条件。

关键是,车企也需要为此投入大量的资金。根据媒体公报道的数据显示,曾经号称要建设1100座换电站的蔚来,目前只拥建了143座换电站,对于四万多蔚来车主而言难免僧多粥少。

有车主调侃“换电三分钟,排队一小时”。其实这只是单一品牌换电站的情况,如果推出“车电分离”、换电服务的车企激增,难以想象高速服务区会出现几个品牌的换电站。

“除非各品牌的动力电池可以互换互用,但是可能性也相当低,车企之间需要妥协,投入成本重新设计底盘。”张师傅同时强调,动力电池Pack方案,目前正成为各家车企角力的重点。

正因为如此,短期内很难看到通用的动力电池出现,也让换电、“车电分离”业务成为车企降低终端售价、提振终端销量的噱头,同时也可能给品牌的口碑造成负面影响。

划不划算,争议满满

“(车企)推不推车电分离,(销售)终端都会很受罪。”

在惠州惠阳一家汽车4S店从事销售工作的项颖,对于车企跟风推“车电分离”业务显得非常踌躇。她告诉懂懂笔记,由于惠州不限牌,因此许多消费者都会倾向于购买汽油车。究其原因,只是汽油车价格便宜,纯电动汽车价格比较高。

一开始在她看来,如果车企推出“车电分离”的购车方案,消费者在购车时,只需要掏“车壳钱”,那么价格会很有优势。“降低购车门槛,同时促进二、三线城市纯电动汽车的销量。”

但仔细算了一笔账后,她开始担心——除了一线城市以外的刚需车主,是否会选择“车电分离”购车方案。

尽管“车壳”价钱比汽油车低,但每月租赁电池费用高达千元,一般车主每月正常用车,油费也只要小几百元,而且租赁动力电池,充电费用还要另外掏。

让她更感担忧的是,如果车企跟风推出“车电分离”购车方案,还会在原有的车主当中引起一系列连带效应,导致早期车主的不满,“动力电池选择性更大,而且还能按需租赁。”

在汽车论坛上,懂懂笔记也看到有刚刚提车的蔚来ES6车主,发帖吐槽“车电分离”,称新的购车方案对已购车的车主并不公平,原因是租电购车方案,对短期用车(五年内)的车主更加划算。

“甭说推出新的购车方案,有车主觉得划算、有的觉得不划算,即便是同款车型换代续航增加,都经常引发车主的不满。”项颖说,小鹏汽车去年就曾因续航问题,遭车主集体维权。

而一些不满情绪,放到二、三线城市更为明显。新能源发展快,车型换代、续航升级、营销方案推陈出新十分正常,但早期的车主常常会因为换代升级,营销、分期方案的些许调整,到渠道终端讨说法。

“作为销售只希望车企不要经常改变营销策略,无论怎么解释,都会有早期车主觉得买早了买亏了,要投诉要维权。”项颖透露,车企五月份推出购车三年免息贷款,就有两年免息的车主说要退车。

尽管车企推出新的营销方案,目的是为了提振终端的新车销量,无可厚非,但对于销售终端而言,早期车主的不满甚至过激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品牌的口碑,让一线销售人员感到为难。

或许,“车电分离”的购车方案降低了纯电动汽车的购车门槛,但距离车主“换电自由”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长期用车而言,“车电分离”只买“车壳”的方案似乎也不太划算。

结束语

显然,“车电分离”最终是否会成为空洞的营销噱头还是购车者的福音,仍有待相关车企公布新一步的落地细节之后,再下结论。

随着推出“车电分离”换电服务的车企增加,换电硬件投入成本也会大幅增加,场内玩家能否盈利、效率如何、是否安全,对于尝鲜者而言都是新的挑战。

(千寻专栏 懂懂笔记)

关键词: 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