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年后 苹果的自研ARM芯片为何能取代Intel处理器?

时间:2020-07-31 10:20:55       来源:今日头条 CSDN

从这个世纪开始,苹果凭借精湛的产品、优秀的软件,以及成熟的生态,俘获了数不胜数的用户和粉丝,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利润最高的企业,同时Mac和iPad系列也推出了很多被广泛认可的好产品。

苹果商业帝国的背后

苹果的灵魂人物乔布斯是工程师出身,而现任CEO库克则是供应链方面的专家。

两人的组合代表了苹果这家企业最为强大的两方面,即优秀的软硬件产品和成熟稳定的供应链控制。

这样看似乎苹果最需要的只是乔布斯这个类型的天才,能够打造出优秀的产品。

乔布斯当然很重要,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有产品力是第一位的,背后生产的繁琐细节并不值得太多关心。但是对于一家庞大的企业来说,供应链的稳定往往会更加重要,对于体量越大的公司越是如此,更加需要求稳。试想一旦供应链出现问题,严重波及产品的量产和产能,后续多米诺骨牌效应所带来的一系列损失,可能让企业元气大伤,甚至难以承受。

那么如何能让供应链稳定且可控呢?苹果给出的答案就是把供应链牢牢抓在自己手上。

苹果是一家体量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公司,其市值常年稳居世界第一,近期刚刚突破了1.5万亿美元大关。可以说,对于这样一家企业,供应链就是它的生死线。

早年间,库克也正是因为在供应链方面的出色天赋,因而得到了乔布斯的赏识。库克当家之后,继续对苹果供应链的稳定进行改进。这些努力包括:让不同的产品尽可能使用兼容组件,要求供应商在苹果组装厂附近建厂生产,投资了最先进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等等。

在库克的领导下,苹果的库存周期从数以月计缩短到了数天,也让苹果电脑的生产周期大幅度缩短,甚至击败了被称为业界标杆的戴尔公司。这些改变不仅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可以留下更多利润外,还能保证苹果产品的市场供给。苹果销量庞大,但发布会后仍然鲜见缺货,这一优势大大增加产品竞争力。

了解了这些背景,就会觉得苹果选择自研电脑芯片是一件十分合乎逻辑的事情。

Intel芯片最为消费者所诟病的是在性能上常年“挤牙膏”,至今已经连续6年坚持使用14nm工艺不升级,消费者翘首期盼的7nm工艺仍然遥遥无期,倒逼的一众粉丝都去喊“AMD YES”。

固然随着摩尔定律离失效越来越近,电脑端处理器性能升级不如以前迅猛,Intel挤牙膏的操作消费者多少也能理解,但苹果这家企业或许不能忍受。

因为一旦产品只能使用Intel芯片,就代表着将自家产品的迭代周期,绑架到Intel产品的迭代进程上,进而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

以苹果最核心的iPhone产品线来说,由于处理器芯片自研,配件供应商稳定,且只使用可稳定量产的技术。这使得iPhone产品迭代发布异常稳定,都集中在每年的9月底,日期前后波动仅有数天,这展现了苹果强大的供应链控制能力。

与之相对的华为和小米,在自家手机业务上就相差不少。

如下表所示华为处理器和苹果同为自研,但其供应链控制不如苹果强大,且会搭载5G/多摄/曲面屏等偏激进的技术,使得Mate系列的产品迭代虽然都在秋季,但前后会有一个多月的浮动。

小米由于数字旗舰系列的处理器几乎完全依赖高通,发布会受到高通芯片发布及供货次序的影响,有时候为了首发某代处理器,还需要在备货不充裕的情况下开发布会抢首发,经常被消费者批评是“耍猴”。

更严重的是在2015年,小米因为高通的“火龙810”功耗翻车,难以撑起旗舰机的重任。小米为了等待更新一代处理器骁龙820,足足在小米4发布后等了近一年半,方才发布了小米5。这使得小米在2015年整年中都没有发布数字旗舰,在手机竞争红海中缺席一年,严重影响了小米数字旗舰系列的存在感和竞争力。

可见,厂商在硬件供应上的话语权和控制力是多么的重要。苹果自研电脑芯片的举措,更是要将这一逻辑贯彻的更深一步。

苹果换芯底气何在?

苹果的Mac电脑产品,相较于其他厂商,具备的一大独特优势就是具备自己操作系统OSX。经过多年打磨升级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及一亿的活跃用户数量,在产品力上跟更加主流的Windows互有胜负。

自研电脑芯片对于多数厂商的困难点在于,公版ARM架构无法兼容Windows所需的X86指令。虽然微软推出了支持ARM的Win10系统,但编译效率一直被人诟病,且无法执行X86的exe程序。从市场反响来看,这一强行嫁接没能孕育出良好的产品体验。因此,如果电脑芯片是基于ARM架构,则只适合运行linux系统,其系统风格和生态主要面向开发者而非普通用户,甚至对后者并不友好,上手困难。

苹果的境况则是大不相同,自身既有电脑厂商的硬件设计能力,半导体厂商的芯片设计能力,同时还具备同微软一样的操作系统开发能力。苹果自家的OSX体验良好,生态成熟,相当于拥有一套出色且成熟的软硬件闭环。可以说,苹果是最有能力自研芯片去挑战Intel的公司,它自研电脑芯片的举措,可以说既有些意料之外,但更多是情理之中。

苹果作为一家求稳的公司,在走出这一步之前,已经开始了一系列尝试。

这两年,苹果开始尝试将iPad打造成生产力工具,为此推出了全新的iPad OS,支持键鼠,以及苹果电脑上的诸多触控板手势操作。在今年,新款iPad Pro更是配备了新款键盘支架,使得这款iPad从外观上更像是一台笔记本电脑,苹果也赋予了其“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这一宣传语。iPad系列产品上搭载的是iPhone同款的A系列处理器。虽然为苹果自研架构,并没有使用ARM公版架构,但也同时兼容ARM指令集。因此从产品逻辑上看,苹果在将iPad发展成轻办公工具的过程中,亦是对ARM架构能否胜任生产力工具的尝试。从目前收获的评价来说,苹果的这一步试探很是成功。

那么,苹果是时候迈出下一步了——自研作为生产力工具的Mac系列的芯片。

如果苹果能自研出性能优异的电脑芯片,将会使得Mac系列升级迭代更加稳定,研发节奏和生产节奏都可以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这对看重供应链的苹果来说是极其诱人的,有望将Mac系列打造成跟iPhone系列一样更加稳定的优秀产品。

iPhone凭借自身优秀产品力征服了全世界的消费者。从用户体验上,这得益于苹果对软件(iOS)和硬件(A系列芯片等)的闭环优化。类似地,华为也是如此,结合自家硬件(例如ISP和NPU),对安卓进行大量修改优化后,获得了更好的拍照体验和独特功能。

如果苹果的电脑芯片自研成功,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件极其美妙的事情。那个时候,Mac系列通过软硬件闭环优化,会给消费者带来如同iPhone那样软硬件契合的恰到好处的优秀产品,以及对应的独一无二的优质体验。

这个逻辑也诠释了苹果产品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想要做到极致,那就把供应链控制到极致,将每一个环节都优化做到最好,那么产品自然也是最好的。相比把某些环节交给供应商,终究不如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国内厂商路在何方?

对于当下的国产品牌,以芯片为首的硬件自研也是道必须要迈过去的坎,更是想打造出极致产品的必经之路。

虽然电脑处理的自研之路还任重道远,已有的国产电脑芯片产品力还很弱,但相比之前十年已经是飞跃般的进步了,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产品的进步,倒逼出了对优秀芯片的一系列需求。

如今阿里有平头哥为阿里云服务打造自属芯片,国产厂商在不同领域齐头并进,力图打破垄断,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供应链控制和消费市场上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华为手机和阿里云都是在自身领域打造出了优秀的,被客户认可的产品,随后为了能提供更优质稳定的服务,不约而同地开始了芯片自研。

相信并期盼在可见的未来,有更多的国产厂商着力于组件自研和供应链可控,大到为了不被外人卡脖子,小到软硬件闭环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服务。

苹果是我们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榜样,也是我们要追赶的前辈。苹果在iPhone系列的成功,在Mac芯片字眼上的探索,都值得我们虚心学习和关注。

期待着苹果有更好的产品,更期待着中国企业在这一方向上有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 arm芯片和intel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