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困局 砍掉300个SKU自救?

时间:2020-11-05 15:03:21       来源:千寻专栏 观点财经

近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从线上线下挑选15款国内外知名品牌薯片,委托专业质检公司开展比较试验。

结果发现,有7款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高于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值(750μg/kg),其中盐津铺子、三只松鼠、董小姐3款薯片样品的丙烯酰胺含量超过2000μg/kg。

而从整体情况看,焙烤型薯片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为油炸型薯片平均含量的近6倍。

资料显示,丙烯酰胺是一种潜在致癌物,大量动物实验表明,丙烯酰胺具有一定致癌性;并且能够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婴儿早期发育,危害男性生殖健康。

针对被检出的丙烯酰胺含量超过欧盟的基准水平值一事,三只松鼠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我司原味脆薯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尽管三只松鼠方面认为其产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但其触犯“食品安全”底线的事件已多次发生,此前有多家媒体报道其产品存在安全问题。

三只松鼠频现安全问题

“食以安为先”,对于所有食品企业来说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

资料显示,三只松鼠采用的是工厂代工的生产模式。即三只松鼠从“代工厂”采购加工好的产品进行包装和销售,自己并不参与产品的生产。

这样的模式优势在于可以节省一大笔固定资产投入,但劣势在于三只松鼠没有办法对生产流程进行把控,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

据媒体报道,从成立至今,三只松鼠曾多次被爆出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2014年三只松鼠被爆出轰动一时的“霉菌门”;

2016年2月,三只松鼠一款瓜子被检出甜蜜素含量超标;

2016年5月,三只松鼠因在食品中添加药品、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被罚款;

2017年8月,正处在上市关键期的三只松鼠曾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国家食药总局通报,因其开心果霉菌不合格,超出国家标准1.8倍;

同年10月,安徽省食药监局又通报称,三只松鼠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未按规定对采购的食品原料进行检验,被处以5万元行政处罚。

除此之外,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三只松鼠又连续被14名消费者起诉,因为产品不合格,被索赔约216万元。

到了2020年,三只松鼠的质量问题依然不断。

据网络投诉平台黑猫投诉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1月1日,关于三只松鼠的投诉多达917条,被投诉的原因主要围绕卫生和质量问题,如产品发霉、含有头发、虫子异物等。

当然,三只松鼠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在2017年10月的招股说明书中,三只松鼠曾表示: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同时市场上休闲食品品牌繁杂,质量层次不齐,对行业的规范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本公司拟通过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入检测工厂建设以及云质量信息化平台升级,对产品品质及食品安全进行更严格的把控,将检测链条延伸至产业链上游,逐步实现入库产品全环节检验以及全流程的透明化管理。”

两年之后,三只松鼠在2019年半年度报告中说明了进展:

“为确保可靠的产品品质保障,公司建立《松鼠伙伴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实施供应商的严格准入与绩效评估机制,并通过体系、架构、人员等对工厂加工、物流仓储等供应链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及过程控制,最大程度保证食品安全。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创检测”(全称“安徽中创食品检测有限公司”)是一家通过CMA认证的三方专业检测机构,拥有专业团队、高端的检测设备,具备218 项感官/理化/微生物检测能力,实现对产品进行批批检测。”

不过,就近期被检出丙烯酰胺超标事件看来,三只松鼠的“检测链条策略”似乎并未达到理想效果。

增收不增利,砍掉300个SKU自救?

2017年-2019年:

三只松鼠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5.54亿元、70.01亿元和101.73亿元,同比增长25.58%、26.05%和45.30%;

实现归母净利润3.02亿元、3.04亿元和2.39亿元,同比增长27.70%、0.61%和-21.4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三只松鼠近年来营收和利润增长情况并不匹配,营收快速增长,但是净利润增幅却持续下滑。

2020年第三季度:

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72.31亿元,同比增长7.70%;

归母净利润为2.64亿元,同比下滑10.62%;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下滑23.60%。

针对这一现象,有券商分析师指出目前线上获客成本正在逐年提高,线上销售的毛利率持续走低,叠加疫情带来的线下门店客流减少,三只松鼠恐将迎来巨大挑战。

的确,进入2020年以后,一批休闲零食企业实力获得了加强,先是良品铺子、甘源食品等纷纷上市,后有百草味50亿卖身百事可乐,这些均被视为三只松鼠的直接竞争对手。

或许是为了“自救”,三只松鼠今年成立四大新品牌:铁功基、小鹿蓝蓝、养了个毛孩、喜小雀,分别定位方便速食、婴童食品、国货宠粮、喜礼领域,未来还将继续拓展更多细分领域,希望拥有以坚果为中心的多品牌的食品品牌,完成多品牌的“宝洁式”升级。

同时,今年10月19日三只松鼠披露,今年底前将砍掉300个SKU,公司也将从全品类转型“坚果果干+精选零食”品牌。

不过这些举措似乎并没有激起多大的市场反响,三只松鼠的股价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已经下跌超30%,今年7月1日三只松鼠收盘价为75.70元/股,到9月30日已经跌到52.97元/股。

线上线下进退两难

定位为互联网食品零售企业的三只松鼠能够快速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益于电商时代的流量红利。

据其财报显示,天猫和京东是三只松鼠最大的销售渠道,两个销售平台上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的80%以上。

但是随着互联网红利的逐渐消失,三只松鼠的“三费”逐渐走高,拖累了毛利率。

“三费”包括推广费、平台服务费和物流成本。

财报显示,2020上半年三只松鼠的推广费和平台服务费为3.98亿元,同比增长51.3%,同期营收却只增长16.4%。

同时,为了尽快抢占市场,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一直处于高位,2014年-2019年,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规模从2.334亿元增长至22.98亿元,几乎增长了10倍。

除了在线上付出了大量成本,三只松鼠近两年也开始押注线下。

三只松鼠此前公布的计划是,2020年联盟小店开到1000家,投食店200家,五年内开1000家直营店和10000家联盟小店的目标。

不过,截止2020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线上收入占营业收入的84.54%,而投食店和联盟小店实现营收分别仅占总营收的5.9%和2.99%。显然,短时间内想摆脱以来线上“单腿跳”仍然很难。

此外,三只松鼠为了加速线下店的扩张,近期计划向松鼠小店店长推出一款供应链金融产品。

今年10月22日,三只松鼠发布公告称,为满足自身业务发展需要,拟向加盟松鼠小店的经营者个人提供合计不超过人民币30000万元的担保额度,即为加盟松鼠小店的经营者个人向金融机构融资提供担保。

图片来源:深交所官网

三只松鼠这一举动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发布《关于对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关注函要求三只松鼠披露加盟松鼠小店个人经营者的合作模式、准入标准、审核程序、核定担保贷款额度标准,单笔贷款额度范围等具体细节,同时要求三只松鼠说明公司为被担保方个人提供担保的会计处理方式。

三只松鼠一直在努力做到线上和线下的平衡,为了加速卡位线下甚至不惜开展借贷和担保业务,但是这样的举动却让公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是线上流量遇到天花板,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线下渠道扩张难盈利。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更为艰难的是,在同行业可比的几家上市公司中三只松鼠是最不赚钱的。包括来伊份、盐津铺子、洽洽食品、良品铺子在内的零食企业中,三只松鼠的毛利率是最低的。

总 结

砍掉300个SKU,无异于“壮士断腕”,虽不至伤及性命,但拖着“残废”的身体,又能走多远呢?

雪上加霜的是,三只松鼠的投资者们对其经营状况似乎也缺乏信心。

今年7月,三只松鼠第二大股东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GAO ZHENG CAPITALLIMITED计划减持不超过3609万股,占总股本的9%。第三大股东LT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紧随其后,将计划减持不超过3609万股,占总股份的9%。

两大股东合计套现金额约为56亿元。

三只松鼠上市这才刚一年有余,大股东在解禁后直接减持,“出逃”的意思明显。

对于今天的三只松鼠而言,或许困难才刚刚开始。(千寻专栏 观点财经)

关键词: 三只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