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51支高校科研院所队伍比拼空天技术创新创意

时间:2021-10-24 14:05:54       来源:腾讯新闻

类桨扇结构机体自旋飞行器突破了现有框架束缚,创新自旋飞行方式,以桨扇状机身产生升力,获得了更好的静稳定性;基于时空域信息的红外目标跟踪检测模型,可以利用目标的时空域信息对位置进行跟踪修正,实现对地面目标和对红外目标的“检测—跟踪—再修正”,为复杂地面背景下目标的探测识别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第三届“空天杯”全国创新创意大赛决赛日前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2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1支队伍参加角逐。最终,来自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真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的团队获得了一等奖。

本次大赛由国防科技工业空天防御创新中心联合中国宇航学会无人机分会、国防科技大学自动目标识别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中国航天科工十院十部、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与25所联合承办。

大赛内容紧跟前沿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智能”为主轴主线,以“对抗”为特点设置题目。大赛体现了问题导向、创意闪光、数据基础、算法众筹的新型创新模式。如命题一“飞行器创新创意设计”,包括“智能飞行器系统设计”,“智能专项技术应用研究”2个赛道。选手以设计方案、仿真演示、原理样机等多种形态对作品进行汇报展示;命题二“探测识别算法挑战”,包括“射频目标识别”、“光学目标识别”、“光学目标识别对抗”3个赛道。特别是“光学目标识别对抗”赛道,是本次大赛一次新的尝试和亮点,突出了智能技术的对抗性。

据悉,此次大赛共收到335支参赛队伍报名,涵盖院校、研究所、民营企业等共97家单位组织。大赛组委会对参赛选手进行了分组,建立了联系机制,跟踪协助参赛队伍的进展。初赛阶段严格按照比赛流程,开展形式审查、专家函审、专家会评三个环节,并对决赛队伍分配了大赛伴随专家,让参赛选手与领域专家实现了直接对接。

记者了解到,空天防御创新中心作为国防科工局设立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一直围绕国家空天安全,引领着我国空天防御事业的建设发展。创新中心希望通过“空天杯”比赛这一平台,弘扬航天精神,激发青年学子的创新热情,促进新概念、新技术的验证与转化,推动社会各界对中国航天、空天防御事业的关注,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未来投身空天防御事业,共同开启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

关键词: 51支 高校 科研院所 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