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玉(河西学院)
针对直播电商如何选品,浙江发布《直播电子商务选品和品控管理规范》团体标准。标准要求,直播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选品流程,包括对供应商和直播商品的初步审查、资质审查、试样测评或抽样检测、卖点等宣传内容审核,以及复审等相关流程。(3月21日 澎湃新闻)
电商直播带货作为新兴的在线购物方式,市场已十分明朗。但同时,直播带货行业频频出现虚假宣传、售卖假货等问题而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投诉。某平台主播售卖“造假燕窝”、假冒奢侈品牌的箱包或服饰,以及带货商品货不对板等等直播乱象不少,品控问题尤为突出,破解这道难题,还需为“选品”筑起高墙,从源头入手破除乱象。
去年,商务部就《直播电子商务平台管理与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指出,当直播主体存在虚假宣传、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伪造产品的产地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假冒商标专利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时,应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消费者权益,并对直播主体实施相应的处罚。直播带货行业长期缺乏管理和有效的惩治措施,“溺爱”使行业缺乏自律,因此有关部门及时纠错和引导尤为重要。
直播带货行业发展较快,势头较猛,商品是否有资质、是否经得起检查和抽验仍具有不确定性,相关部门对供应商以及直播商品缺乏严格的管理,使得供应商趁机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其次,在选品环节时该行业的专业度仍有待提升。直播时,部分主播夸大宣传,甚至诱导消费的行为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选择性地对商品开展第三方检测并鼓励建立“神秘抽检机制”,是对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对供货、选品、直播、成交整个消费链均需要进一步规范,筑起“选品”高墙,严格把关。
主播作为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和“桥梁”,还需坦诚相见。不难发现,当直播带货出现问题时,主播们习惯以一纸致歉声明加之斥责商家,或解除合作的公关“模板”来撇清关系。网友不禁调侃主播“态度良好,下次还犯”并表示对直播带货存在担忧,失去信心。主播以及身后的选品团队需秉持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认真选择品牌和商品、增强相关知识、提升专业水平。更需时刻爱惜自己的“羽毛”,对虚假宣传说“不”。
此次浙江发布《直播电子商务选品和品控管理规范》,是直播经济领域的一大进步。破解直播品控难题,为“选品”筑起高墙,有效管理和引导电商直播行业,有助于促进行业自律,营造健康的从业环境和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