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环球观速讯丨周易不是易经-周易就是易经吗?

时间:2022-09-17 19:14:20       来源:互联网

周易就是易经吗?(周易不是易经)


(相关资料图)

《三字经》中说:“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大部分文人、学者都以这句话为根据,断定《周易》不是《易经》,但《易经》包含周易。

《易经》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远古时期

伏羲氏作先天八卦是《易经》之始,神农作《连山易》,黄帝作《归藏易》,但这两本书已经失传,没有文献留世。有人说,这两本书散落民间,一些中医古方和风水秘术皆出其中,对于这个说法我们无从考证,只能作为闲聊时的谈资。

2.西周时期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是指周文王,他在坐牢的时候将先天八卦演化成后天64卦,分《上经》30卦和《下经》34卦。

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为64卦系爻辞,至此《周易》才算有了正本。

3.春秋时期

孔子早年觉得《周易》就是算卦的书,根本不放在眼里。直到晚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周易》就被其中的奥秘吸引住了,“韦编三绝”的典故也正是出自这里。

晚年的孔子一直在研究《周易》,每读完一次都会有深深的感悟,文思泉涌之下写出十篇“读后感”,统称《十翼》,也叫做《易传》。

要学习《周易》,攻读《十翼》非常重要,这是最接近古文学的释义,也是圣人最直观的体悟。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说,假如再给他几年的时间,《周易》肯定能研究透彻。可见,孔子对《周易》的重视,也正是因此,孔子把《周易》列为五经之首。

《周易》是群经之首又博大精深,为什么南怀瑾先生劝普通人不要学?

在我看来,问题就出在“博大精深”上!

《周易》包含三个原则:

1.变易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变化的,即使你坐着不动,你的思想也在动,所以没有任何事情能逃过“变”这个常态。这与佛教中的“无常”是一个道理,宇宙中不存在任何不变的物质,这是规律,也是原则!

2.简易

“有其理无其事”即知道某种规律,却没发现符合这种规律的事,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经验还不够,不能用科学实验来证明。就像我们都知道因果定律,却没有一件事能把因果刨开了、摆在大家面前!

“有其事不知其理”即知道一件事情,但不明白这件事情的原理,这是因为智慧还不够。就像我们都知道鸟会飞,但却不明白鸟为什么会飞。直到我们系统地弄清楚了飞行原理,飞机也就发明出来了!

所以说,任何变化的人或事,都有规律可寻!

3.不易

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但有一件事是不变的,那就是规律。老子叫它“道”,佛门称为“佛”,现代哲学命名为“本体”

这三个原则说起来简单,理解起来却难上加难!南怀瑾大师劝普通人不要深究《周易》,原因也是在此。

普通人一辈子根本研究不透《周易》,所以不要把大好时光浪费在这上面。南怀瑾说能学《周易》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大智慧的人,像周公、孔子、老子;一种是从未上过学,未被世间规则“迷惑”的人。

普通人学《周易》,一是没有足够的智慧深研易理;二是没有足够的定力摒除杂念;三是没有足够的阅历洞察规则;四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专一其中。

凡无大智慧、大慈悲、大定力者,不要研究《周易》。

难道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真的不用读《周易》吗?

当然不是!

读《周易》和研究《周易》是两码事,《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

《周易》是人生哲学,是大道至理,可以说它用处很大,同样也可以说它毫无用处。如果一个人只研究《周易》,很容易陷入茫然的状态,觉得世间所有事情都没有任何意义,更不值得自己去关心,进入了走火入魔的状态。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解读《周易》,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我建议读一读当代文学家的释本,比如余秋雨的《周易简释》。

余秋雨作为当代文学家和史学家,不但创作了多部畅销作品,更是在中国古典文化上有深入的研究。几十年来,他极少参加社会活动,更不理会媒体对他的各种谣言,把所有精力全部放在古典文学的研究上,先后创作了《老子通释》,《佛典译释》等著作。

《周易简释》是余秋雨在通读前人“译释”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把晦涩难懂的《周易》用现代人的话说出来,让读者看得懂,读的明白。

有人说,读《周易》最好读原本,读别人的释本容易被带入别人的思维当中。

我也很认同这个观点,毕竟有些感悟,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能说出来的,味道就变了。

余秋雨的《周易简释》一书中,包含《周易》原文,读者可以先看原文,自己体会,然后再看余秋雨的释本,并与自己的“读后感”作比较,看看谁的更有道理。

如果,你读到某一句话不理解,也可以看一看余秋雨的释本,通过他的解释来快速地了解《周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