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成立的立讯精密(002475,SZ),以生产销售连接器起家,后来全面发展到电脑互联网手机产品的精密组件代工业务,由于是苹果生态链上的重要龙头公司,这家公司一度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宠儿。2020年,立讯精密的市值最高超过4000亿元,目前最新市值回落到2900亿元。
涨跌之间,是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成长性的预判和态度。
2月11日,立讯精密发布了一则公告,坐实了行业内流传已久的一个传言。公告称,立讯精密与奇瑞控股、奇瑞新能源、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述公司以下统称为奇瑞集团)在奇瑞汽车的总部安徽芜湖共同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奠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简单概括一下这个合作的核心,就是说,立讯精密将和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一个合资公司,这个合资公司的核心任务是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为立讯精密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前沿的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及出海口。
奇瑞是中国汽车行业的老牌选手,对于中国科技制造龙头公司来说,它是进入智能电动汽车的一个不错的合作伙伴。但它也需要一个科技制造方面的伙伴。
《财经》记者独家获悉的消息是,从去年开始,奇瑞一直在寻找一个科技制造领域的合作伙伴,希望借此谋求软件开发方面的助力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这份名单上的公司不少,立讯精密即在其中。另一个名单是立讯精密的对手——代工巨头富士康。
据《财经》记者获得的消息,富士康与奇瑞此前有过长期接触。两家公司的框架协议意味着,最终奇瑞和立讯精密成为了伙伴。
框架协议有双重含义,一是表明了合作的意愿,二是存在开放可商榷的空间,能走到哪一步,怎么走,完全看后期双方的默契和感觉。 有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资本人士认为,此时公告宣布此项战略合作协议,立讯精密对市场释放积极信号的目的更多。
立讯精密在公告中称,后续具体合作事项、实施内容和进度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立讯精密目前仍然是中国二级资本市场上的一个重量级选手,但这家公司目前的日子过得并不舒服。 2020年以来,立讯精密的第一大股东立讯有限公司以及实控人之一的王来胜减持金额接近193亿元。受此套现动作及业绩不佳、净利润下降的影响,东方财富数据显示,2021全年,立讯精密股价累计下跌逾8.8%。
它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动作,有一定的行业风向意义。
其一,这与中国果链景气度变化有直接关系。疫情因素、用电受限、供应链缺芯、原材料涨价等让果链企业业绩普遍受损,寻找新的盈利点既是当下之急,也是未来之计;
其二,科技制造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行业发展大趋势,从劳动力密集产业转化成更有技术含金量的“智造”公司,也是大势所趋。
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相比于果链企业中手机的龙头代工厂商,比如富士康,立讯精密的地位并不牢固。
根据财报,虽然其2021年前三季度收入高达810亿元,但利润来源主要是苹果耳机和手表等业务,订单规模有限,竞争者也更多。它的竞争者主要有歌尔股份和富士康,还有一些越南厂家。从实际情况来看,立讯精密所处的赛道壁垒要低一些,压力也更大一些。
纵观立讯精密的发展,有两个风险一直是高悬于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且正由于其进入重资产投入和长周期回报的汽车界而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第一,缺钱。立讯精密过往每一次业务拓展都是凭借大刀阔斧的并购,公开资料显示,上市以来,立讯精密通过发债和定向增发募集资金96亿元,与此同时,借款规模也越来越大。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一年内的有息负债高达169亿元,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接近60%,比刚进入苹果供应链时高出约40%。
第二,与苹果的深度捆绑,容易遭到反噬。立讯精密如此高的负债率背后,很大原因是由于为了满足苹果的生产要求,对研发和设备的投入几乎不计成本,这一方面有助于它在苹果生态链上稳固地位,但与此同时,成败皆系于苹果,这是所有果链企业的桎梏,在立讯精密身上便表现得格外明显。
2020年,苹果作为第一大客户,占立讯精密收入比重高达69%,这个比重比同为苹果龙头供应商的歌尔股份和蓝思科技都要高。
2021年3月,另一家曾经的果链代表性企业欧菲光(002456.SZ)被剔除苹果产业链,股价一度暴跌,并引发了市场对于苹果产业链持续性的担忧。根据欧菲光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预估2021年净亏损在19亿到27亿元。
也就是说,立讯精密不得不做这件事情,但被动的因素大大加大了。由于外界估值逻辑的变化,立讯精密根本没有不投入汽车电子的选择;至于是否会力所不逮,则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基本面,并不仅仅是对汽车趋势的把控。
对于依赖苹果的果链公司来说,如果苹果业绩下滑会直接影响公司业绩,独立承担风险能力弱。
2022年1月,苹果发布财报显示,2021年实现3783.5亿美元的全年收入,高于2020年的2941亿美元,营收创新高达到1239.5亿美金,同比增长11.2%;净利润346.3亿美金,同比增长20.2%。
不过,苹果的高增长有其特殊性,核心增长不在和果链企业密切相关的硬件,而是基于硬件的软件生态收入,在这样的背景下,果链企业表现普遍低迷的因素就很好理解了。
根据代表性果链企业蓝思科技、长盈精密此前披露的业绩预告,2021年预计其盈利同比均有明显下降。这些企业也在纷纷寻找新的增长点,如富士康自主下场造车、蓝思科技进军光伏,长盈精密布局动力电池结构件业务。
多年来,立讯精密所有的布局都围绕苹果,这已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立讯精密曾经深谙平衡的求生之术。这家公司最早以为富士康代工起家,创始人王来春曾经是富士康员工,在立讯的身上,处处都有富士康的痕迹。富士康也给予过立讯诸多帮助,以扶植生态势力。
变化始于2010年。这一年,立讯精密上市募得12.6亿元,次年,其通过收购昆山联滔电子60%的股权,一举切入了苹果供应链。此后又利用苹果和富士康相互牵制的角力,围绕苹果产品展开多次收购。
制造业有其回报长、投入大的特性。此前,为了能在外壳和终端代工领域占取一席之地,立讯精密选择接收深陷泥沼的另外两家果链代工厂可成和纬创,如此也带来了财务压力。事实上,两家工厂均需要在接受后进行改造才能投入生产,如此再度加剧了立讯精密的财务风险。
产业红利下降了,开展多元化业务,本身是一种分担风险的方式,但始终围绕一家公司开展业务,增长的天花板就在那里。
中规中矩的选择
果链企业进军汽车电子,已是行业共识。手机增长空间已到瓶颈,电动智能汽车才能打开增长的天花板,不能在车端发力的公司估值只能流于普通制造业公司。
对于合作的目的,立讯精密称,“旨在全方位强化公司汽车业务战略布局,充分借助奇瑞集团在新能源整车领域的深厚技术沉淀和终端品牌资源,设立合资公司并将公司多年来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技术与客户资源进行跨界赋能。”“快速提升公司作为Tier 1厂商的核心零部件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快速打磨、优化与放量,实现公司核心零部件的多元化与规模化发展,达到成为Tier 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
这里有两个关键信息,一是立讯精密的中长期目标是成为汽车零部件Tier 1,即直接向主机厂供货的领导厂商。
此前,在汽车电子产业中,立讯精密已被认为在主要运用于车内高压电流回路的高压连接器上具有优势。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车载连接器的使用量和价值量大幅提高。
远川研究的数据表明,中国占据三分之一的全球连接器需求,是最大市场,但是供给端同海外差距明显,巨大的供需差距提供厂商实现国产替代的成长空间。这是立讯由自身优势延伸开的天然的机遇。
根据财报,2021年上半年,立讯精密汽车相关产品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74亿元,同比增幅为38.99%,不过,目前这一收入只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68%。
二是双方合作瞄准整车量产。
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已经显得拥挤。这也是外界对立讯精密此时跨界造车是否太晚的怀疑所在。
根据协议,立讯精密和奇瑞双方尽各自最大努力促成合作子公司于协议签署后三个月内成立。合作子公司拟采取立讯精密(甲方)认缴5亿元持有注册资本的30%、奇瑞新能源认缴11.67亿元并持有注册资本70%的股权结构,每1元注册资本的认缴价格为1元。
汽车代工远比手机代工复杂,对于一家没有任何整车量产经验的公司来说。在产业发展的当前阶段,成立合资公司是跨界造车风险最小,也是权责共担的唯一选择。
为什么选择奇瑞?在立讯精密看来,“奇瑞集团于汽车行业深耕多年,在整车领域拥有完整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体系,尤其在整车制造环节拥有独立自主平台,能够为奇瑞汽车及其他品牌商提供从整车开发到量产的综合服务,在业内具备强大、领先的核心竞争优势。”
根据奇瑞官方数据,2021年奇瑞集团在汽车销售总量、出口和新能源汽车销量上均有出色表现,其中后两项数字同比增长超过100%。2022年,奇瑞集团目标年营业收入为2000亿元。
一位接近奇瑞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此次合作对奇瑞来说,也是一个整体定位的调整。他的观点是,奇瑞属于技术稳扎稳打,市场把控较弱的车企。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离不开奇瑞自身品牌形象与发展战略。
和一般的国内车企不同,对商用车和乘用车两个领域,奇瑞并没有有所倚重,而一直采取相同的重视程度,这导致了其在竞争激烈的乘用车市场上并不出彩,而在商用车领域,奇瑞不仅能够做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对于产品配套的出行服务也有所涉猎。这些均反哺了奇瑞一直能够保持高研发投入。
也就是说,从立讯精密切入的路径和时间来看,携手奇瑞,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选择。企查查数据显示,1月28日,立讯精密在奇瑞所在地芜湖成立公司,该公司由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100%控股。经营范围包含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批发以及电子元器件零售。
立讯精密发布公告的同一天,立讯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与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协议约定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人民币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交易完成后,立讯有限不对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及奇瑞新能源构成控制。
2021年第三季度,立讯精密营收329亿元,这是一个继续保持增长的数字,但是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下降25.28%,环比下降8.01%;扣非净利润为14.7亿元,同比下降21.4%,近年来,其净利润一直不可避免呈下滑趋势。而进军汽车界,并不能在短期内逆转这一现象。 对于立讯精密和其他果链企业来说,迈向平台型公司所必须经历的转型,而不是仅仅进军汽车电子这一全新领域,是这一时期痛苦的根源——也决定了其未来能走多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ID:i-caijing),作者:顾翎羽,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