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Pro 的价格确实是很高,即便是二手 MacBook Pro 的价格也要比同配或同性能的本次贵的不是一星半点。在 Intel 时代大家都在关注黑苹果装机,就是价格问题导致的。
到了 ARM 时代,搭载了专门对部分专业需求在硬件上优化了的 M1 处理器版 MacBook Air 和 Mac Mini,在性能相比 MacBook Pro 基本没有差距的情况下,反而能以相对更低的价格入手,反而有了更高的性价比。
当然,性价比是相对的:二手最低配 8+256 的 M1 版 Mac Mini 要 ¥4000 上下,16G 的版本要再加一千;二手最低配 8+256 的 M1 版 MacBook Air 也要 ¥6000 上下,16G 的版本同样要再加一千。
那还有更省钱的玩法么?那必须是有的,就是这种只有下半部的 MacBook Pro。相比于同款的整机 MacBook 而言,这些断头机的价格都会便宜个一半左右。如果家里或办公室有显示器可以外接的话,完全可以直接来这种半台 MacBook,而且不需要再单独购买键盘、触控板和音箱了。
同款同配带屏的的 MacBook Pro 15 2017 在闲鱼的价格则是高达 ¥6000 上下,最便宜的一台也标了个 ¥5600,一块上半的屏幕总成就打出接近 ¥3000 的差价,不过这种设备必然是没有什么像样的保修了。
▍本机情况
笔者入手的这款是 MacBook Pro 15(2017 款),在咸鱼聊好后直接去现场自提的。整机应该是原本的灰色款,整体配置为 i7-7820HQ、16G+512G、R560 4G,入手价格 ¥2980。
机子配置和序列号也完全可以对上,到手时的系统还是 macOS Sierra,现在已经更新到 Monterey 了。使用起来没有任何的卡顿,毕竟是旗舰机配置,估计再坚持两个大版本还是没问题的。
虽然整机的键帽回来时候还算干净,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键帽打油的通病还是显现出来了。另外,外壳的瑕疵和问题还是不少的,如果以下这些问题不能接受的话建议放弃:比如左侧出风口这边有凹陷,猜测可能是拆机时有碰撞;
正反面还有各种显眼的划痕,肉眼看要比拍摄更为明显;
腕托附近的棱都是磨损,估计是拆为半台之后运输中碰的;
上面这些问题倒是好办,接下来的就难搞了:两侧的这些镂空也挺脏,笔者用化妆刷、牙刷搞了一个遍,也没完全弄干净;另一个是机器内部就挺脏,现场验机也只能草草清理,不过倒是不会影响正常使用。为了半年保修也不能撕签,完全清理只能等过了保修期再说。
除了上面的问题之外,这半台 MacBook Pro 还是很不错的。机身左侧是两个雷电 3 接口,两个接口都能充电。
右侧则是两个雷电 3 接口和极为先进的 3.5mm 音频接口,和左侧一样也是两个接口都能充电。但远侧的 USB-C 只有一个方向能够使用,应该是中间簧片的一侧损坏了。和卖家联系后确认这个可以直接过去修,打算之后回京再联系,抽空去修了这个接口。
相比于 2015 款的主板和线缆外露还要单塞个挡板的问题,2017 款则是从根源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个部分的处理,贩子基本都会打开主板上的排线扣拿下排线,所以这个部分就只剩下原有出风口的壳子了。
TouchBar 能够正常使用,没有划痕和损坏。回过头来看 TouchBar 的设计,依然会觉得略显鸡肋,不过对于真正的无头战士而言,TouchBar 这块屏幕,在无屏状态下还是能起到些作用的,这点之后再说。
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就是蝶式键盘的通病,在没有足够键程的同时却有更大的缝隙。如果上任机主的卫生习惯不太好的话,就很容易藏污纳垢,建议将机器倒扣过来反复拍打,这样键盘累积的各种残渣就能够清理出来了。
到手时电池循环次数是 133 次,回来几次完整充放电,测试充电功率后就到了 136 次。众多的笔记本使用经验作为对比,笔者觉得从使用 USB-C 充电的轻薄本而言,MacBook 相比 Windows 本而的电源调度更胜一筹,毕竟插电不掉循环次数。不过日常外带使用,才是大多数用户的实际适用场景,这样导致循环次数暴增后,产生的 MacBook 电池鼓包问题绝对是通病。
▍实际测试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肯定还是这半台 MacBook Pro 的性能表现,那我们就直接用测试说话。
macOS 下性能测试
GeekBench 基准测试中,CPU 的单核成绩达到了 913 分,多核成绩则是达到了 3527 分。
在 OpenGL 测试下,GPU 的跑分达到了 17307 分。
CineBench R23 的测试则是取得了了单核 856pts,多核 4359pts 的成绩,基本符合这款 CPU 的参数和表现。
硬盘测试选择了 Black MagicDisk,读写速度都达到了 2GB/s 以上。
Speedometer 是用于浏览器开发者们测试测试浏览器引擎的工具集,这也是苹果对 WebKit 开发社区的一共公益性的项目。 Speedometer 2.0使用一系列网络和浏览器技术,在浏览器中运行多达 480 项测试,通过执行这些测试项目来了解浏览器引擎性能与笔记本的性能。
macOS 下游戏测试
游戏部分就不多测了,购入这个本子的人也不是为了打游戏。所以只跑《古墓丽影:暗影》的基准测试供参考,1080P 预设低能勉强跑到 29 帧的成绩,可以说也就只能打打完全不吃性能网游和单机了。
充电速率
各个年份 MacBook Pro 15 基本都有独显,所以都是配备的 87W 充电器。如果需要将购入的 MacBook Pro 下半作为主力机和生产力机器使用,还是需要配一个支持 80W 以上输出的充电头。现在 100W 和 120W 的充电头基本都是三、四个口,而多口接入时的单路充电只能给到 65W。所以从便携性考虑,还是建议购入双 C 口或原装/兼容电源,体积会比那些四口 GaN 充电器小一圈。
▍使用情况
拆掉了上半部的屏幕后,想要使用还是需要外接显示屏。笔者使用的显示器是 CForce 011X Pro4,以前为了配合小主机和游戏主机购入的。这块屏幕支持 HDR,分辨率是 3840*2160,色域为 100% sRGB,亮度达到了 400nits,而且支持 C2C 传输。从基本参数上看配这台 MacBook Pro 还是足够的,而且能够直接开启 HiDPI 支持。
只有一点美中不足,我入手这块是镜面屏,不适合复杂光环境,晃眼的威力太大。除了 OLED 款外,CForce 的其它批次便携屏都换回了雾面屏,除此之外新款的 Pro4 还缩小了边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入手了 15.6 吋的高透磨砂贴膜,整体的观感就更好了。不过很可惜的是贴膜手艺太潮,留下了推不出去的气泡。
而且还自带了键盘和触控板,开玩笑地说,完全可以把这半台机器称为带 macOS 的智能键盘了。而且,由于其本身的尺寸和设计,触控板面积都快超过 2/3 个 iPad mini 了,完全不虚最新款的妙控板。配合苹果的全局手势和原有键盘,如果不是追求更快和更精准的输入效率,完全不用添置其它外设。
蝶式键盘就见仁见智了,毕竟键程太短。人对位移的感受度要远大于对按压力度的感受度,所以像笔者这种机械键盘党会觉得很难用,不过如果你一直都是超短键程的笔记键盘用户,可能会喜欢上蝶式键盘的手感吧。
▍各款断头机盘点:配置、价格和通病
大家可能会好奇,现在市面上这么大量的半身 MacBook 的来源到底是什么。据笔者了解,来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个人回收版:这几代坏屏机器上半身屏幕集成维修难度大,基本需要整体替换。而完美屏价格过高,所以回收个人用户的无损机器,拆东墙补西墙用于维修。而坏屏版本则是直接拆下,再去拆下屏幕集成的摄像头这些集成件,剩下的就是大量的 MacBook 下半部;
大船靠岸版:国外很多服务商和企业用户部署了 macOS 服务器,其中机房集中部署的情况中,使用的标准 1U 机柜无法容纳 iMac 和和 iMac Pro。而以 MacBook Pro 的厚度,部署到 1U 标准的机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出于散热考虑直接拆了上半部屏幕部分,只留下下半部干活。
旧货拼装版:苹果的笔记本电脑系列都是几年才换一套模具,而 Intel 的 4 代移动端处理器则是横跨了 3 年。所以存在用旧主板配相对新款的外壳冒充新款的情况,而且因为 2015 年之前的固态硬盘都是可更换的,在售的这些半头设备基本都被更换为了 128G 或者 256G 的固态。
花了一天时间,把 2013 年到 2018 年可以入手玩玩的 MacBook Pro 筛了出来,当然很多款式已经没有下半身的机器在二手市场交易了。考虑到笔记本本身的性能问题,采用 i5 处理器的旧款 MacBook Pro 甚至连 Big Sur 都不能很好的支持,故也不做推荐。表格中详细列出了咸鱼在售的这些二手断头本的型号,标识符和具体配置,请大家一定要参考此表去核对售卖信息。
2015 年及更早的 MacBook Pro
四代处理器之后的 MacBook Pro 还是很有玩头的,毕竟 Intel 算是从四代开始挤牙膏之旅,一直到八代四核变六核才有了实质性升级。如果是玩玩的话,笔者更建议购入 ME294 和 MGXA2,毕竟这俩是最便宜的 16G 版本 MacBook Pro 了,拿回来升级也就花个几百而已。不考虑功耗的话,单说处理器性能还是能追上豆子峡谷的 i5-8259U 的。
当然有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是这些本子都是 MagSafe 供电,如果你有高功率的 Type-C 充电器的话,可以选 Type-C 转 MagSafe 的线,有 45W、60W、65W 和 87W 等多种规格可选。价格基本都是大几十块。
当然 128G 的固态自然也是不够用的,苹果的硬盘与标准 NVme 不同。考虑到价格问题,最好是通过加装转接卡升级固态。具体选择哪种固态还是要看主控,如果想要完美功能建议选择与对应款式原装固态的主控相同,千万不要选择三星的固态。另外 2014 和更之前的款式,升级固态是需要重置 SMC 的,升级前多参考其他人的升级过程。
要注意因为处理器都是 Intel 四代,所有有不少用 14 款 MGXA2 刷机后冒充 15 款 MJLQ2 的情况,一下子就能多坑你几百块,要是带屏的完整机器就能坑你小一千了。
2016 年后的 MacBook Pro
2016 年后,MacBook Pro 更新了模具,全机只有 ThunderBolt 3 接口和一个 3.5mm 复合接口,而且取消了功能键区,替换为了 TouchBar。这几款的价格就都冲到 ¥2000 元以上了,尤其是 2018 款的价格还在令人咋舌的高位,如果预算充足的话还是建议考虑 M1 版本的 Mac mini 和更贵的 MacBook Air。
更早的款式天线设计在屏幕部分,摘除天线引线后无线信号会变得特别差,相比之前的 MacBook Pro,16 款和更后的款式不存在天线的问题了。基本在售的款式都已经开盖,把显示排线和天线引线拆干净了。
而且由于 2016 款之后全都换成了雷电 3 接口,一线通的视频通道实际上走的是 eDP 通道。由于本身系统设置的限制,这个通道外接出来的视频信号在开启 HDR 模式(即高动态范围)下会导致系统整体严重偏色,需要对系统设置进行更改或者不开启 HDR 模式(即高动态范围)。
而且这些全雷电口的电脑还有一个通病:就是这些 USB-C 都是单独的组件,绝大部分都是后替换上去的。所以存在个别接口单面失灵、甚至是漏电的情况。如果你购入的这台 MacBook Pro 发热特别严重的话,基本可以确定是之前就修过的机器了,有很大的二次翻车概率。
19 年及以后的款式
这种断头本的大量出现还是要以大船靠岸的时间为准,所以更新的款式也基本不存在这种只有下半身的情况。
▍课堂总结
首先说结论:没有基础知识,没有现场检查条件,不要头脑发热买这种机器:
机器情况不同,一定要现场检视,会有泡水机和维修机。维修机发热严重
刷机冒充的情况:四代处理器断头机刷机,旧款整机刷新
WTG 与 BootCamp 都存在 Windows 系统下独显设备没有驱动,从而无法点亮屏幕的情况
▍写在最后
相比原价需要 ¥6000 的二手整机 MacBook Pro,这半台直接把价格干到了 ¥3000 以内,性价比可以说是「极高」了。相比同价位的 Mac mini 更是多了全套的键盘、触控,还有更好的扬声器,性能上也不落下风。当然这半台毕竟还是老机器,肯定还是干不过 M1 的,但 8+256 款的最低配 Mac mini M1 现在二手价格也要 ¥4000 上下,升级 16G 内存或 512G 硬盘都还有 1000 元的差价,不升级内存只外接固态也还要花个几百。所以要不要加钱上 M1,要加多少钱上 M1,大家还是根据需求出发再决定吧。
另外再次提醒「二手有风险,购买需谨慎」。不管是以都是四代处理器的 MGXA2 刷机冒充 MJLQ2,还是 2016 款和 2017 款中的维修机器,都是十足地坑。如果没有现场验机的条件和能力,还是直接加钱购入丐版的 M1 Mac mini 或者 M1 MacBook Air,避免翻车人财两空。至少这几波下来,买了二手断头机的,已经有三分之一翻车了。
后续我还会更新更多的使用体验和解决方案:
解决无屏状态下无法设置 SideCar 设备,利用 iPad 作为主屏幕的问题。让有 iPad 的用户不再需要另购显示器就能够正常使用;
解决独显设备无法设置和使用 WTG 与 BootCamp 的问题。使有对 Windows 系统有性能要求应用的用户能够正常使用;
解决 C to C 与 C to DP 模式下的 HDR 偏色问题,使持有 HDR 显示设备的用户能够有更好的体验。
如果觉得此篇文章对您有帮助的话,还请多多点赞、收藏、评论。这里是老锅,我们下期再见!
原文链接:
https://sspai.com/post/72313?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少数派”(ID:sspaime),作者:锅从天上来,责编:昨天没有买卡车的张奕源Nick,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