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游戏圈多少有些“春暖花开”的意味。
自去年游戏版号停发8个月后,终于在4月11日这一天迎来了“解冻”,45款国产游戏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发的版号。
一时间,不仅是获得版号的游戏公司“喜大普奔”,受此消息影响,4月12日网络游戏指数涨3.22%,冰川网络、游族网络等开盘一字涨停,B站涨超12%,腾讯涨3.62%,网易涨4.21%,此外,游戏直播平台虎牙、斗鱼跟涨超2%。
不过,与资本市场对版号复批的消息异常兴奋有所不同,部分游戏行业从业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一者,此次拿到版号的游戏公司中,大多数是中小厂商,而诸如腾讯、网易等国内游戏巨头并不在名单之列,“大厂轮空,意味深长”。
二者,在版号冻结的200多天里,许多公司已经倒在了版号发布的前夜——天眼查数据显示,在游戏版号停发的8个月里,国内共有2.2万家游戏相关公司注销。
版号重启,寒冬破冰,但距离游戏行业真正的春天到来,似乎仍尚需时日。
游戏行业加速洗牌
游戏版号,说是游戏公司的经济命脉并不为过。
2016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从7月1日起,未经总局批准的移动游戏,不得上网出版运营。自此之后,游戏获批版号是游戏上线运营、实现商业变现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六年来,游戏版号已经历两次停发:2018年持续了265天,2021年持续了263天。
“这与国家在游戏领域对未成年人防沉迷的监管有关,”某知名游戏公司编剧余文告诉骨朵。去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进行了明确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
随着政策监管的日益趋严,游戏版号的整体数量也呈下降趋势。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披露的信息统计,2018-2021年,每年下发的游戏版号分别为2064个、1507个、1405个、768个。此外,数据显示,每次停发之后的重发,版号数量相较之前都大为减少。今年首批45个游戏版号,比去年上半年月均98个减少了54%。
目前版号虽已重启,未来或仍为稀缺资源。
而在此次拿到游戏版号的公司中,虽不乏有A股、港股上市公司,如游族、三七互娱、中青宝、吉比特、创梦天地、心动公司等,但其余多为中小游戏厂商,如领音文化、喵星互动科技等。而腾讯、网易等头部大厂却并不在这次的名单中。
“大厂轮空,中腰部获批,在国家反垄断的大背景之下,这背后或许有政策方面的考量。”余文认为,我国游戏产业竞争加剧,中腰部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推广、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等方面不如大厂,其面临的生存环境本就十分严峻,再加上两次版号停滞,给部分中小游戏公司带来不小的打击。
天眼查数据显示,在游戏版号停发的8个月里,国内共有2.2万家游戏相关公司注销。“因此,此次45个游戏版号集中在中腰部游戏公司身上,对于它们来说,弥足珍贵,对整个行业也是一次加速洗牌的过程,可以推动各个公司转变经营思路,是它们调整赛道和业务线的有利契机。”
“而头部大厂一方面是现有的头部游戏收入贡献巨大,另一方面,在版号正常发放的时间段,它们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版号。这次没有腾讯、网易,不代表永远没有,它们拿到版号只是时间问题。”
移动游戏是主力,国内用户数量渐趋饱和
移动游戏依旧是绝对主力。
在此次获得版号的45款游戏中,包含40款移动游戏、4款客户端游戏、1款Switch游戏机产品,移动游戏占比超过88%。这与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相吻合,2021年国内游戏市场上,移动游戏占比高达76.06%。
从品类来看,45款游戏中,休闲、角色扮演、策略游戏是主要类型,而这些恰恰是游戏巨头们不擅长而中小游戏公司所擅长的品类,比如游族、三七互娱、吉比特的休闲游戏,心动网络的音游等。这也与2021年国内移动游戏收入TOP100中的主流类型相吻合。
除移动游戏占据绝对优势外,整体来看,本次发放版号的游戏,普遍呈现出一种更轻量的趋势。如游族此次获批的《少年三国志:口袋战役》是“少三”系列首款轻量级手游,延续了前几部经典的卡牌战斗系统。而其它中小游戏公司则主导了偏轻度的“休闲游戏”开发,有包括《旺旺牧场》《有趣庄园》等在内的14款游戏,尝试在休闲游戏赛道突围。
值得一提的是,凉屋游戏开发的《荣誉打工人》是一款聚焦现实主义的游戏,一位来到大城市的“进城务工人员”,因为在老家欠了一笔债,只能背井离乡进城赚钱,开始每天“打零工-吃饭-睡觉-偿还债务”的生活。玩家要负担自己的日常开销,也会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应对家里遇到的生活压力。
这样的现实主义游戏作品获批,似乎更加彰显了此次版号调控的意义。
此外,本次拿到版号的游戏中,有的已经在海外成功发行,有的已经登录NS平台,海外与跨平台发行,或将与本土发行形成互补。如心动公司推出的《派对之星》是一款格斗游戏,其在美国、日本等市场已上线2个月,相关数据显示,该游戏上线当天即拿下日本iOS免费榜首位,良好的海外市场表现或将反哺国内。
《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去年本土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65.13亿元,虽然同比增长6.4%。但增幅较去年缩减近15%。2021年国内游戏用户规模6.66亿,同比增长0.22%,用户数量渐趋饱和。而伴随防沉迷新规落地和未成年保护工作逐渐深化,以及游戏版号审批日益趋严的大背景下,游戏公司布局海外市场,已成规模。
“过去五年,我国游戏出海呈现平稳上升态势,用户下载量、使用时长和付费额度三方面均保持了稳定增长。”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在产业报告发布会上说道。
游戏出海:大厂早布局,政策也利好,但赛道日益拥挤,红利逐渐见底
实际上,头部游戏大厂更是早早就把发力重点布局于海外。
据相关媒体报道,去年9月,腾讯将旗下的游戏产品《王者荣耀》海外版《Arena of Valor》升级为公司的重要战略级项目,投放预算也翻倍提升。据悉,腾讯游戏的目标是海外游戏市场的收入要占到其游戏市场总收入的50%
此外,腾讯仍在加大全球游戏开发的投入,包括扩充其在中国的游戏工作室及具备多款爆款游戏的成熟国际工作室,并为领先其专攻品类的国际工作室提供专业知识、技术及资金支持,以培育其发展。
2021年网易全球化步伐同样在加快。网易旗下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原创游戏,《荒野行动》《第五人格》《率土之滨》《明日之后》等,均在海外市场收获了极佳的反响。
而根据相关信息披露,2022年网易新游上线计划包括:联合暴雪打造的手游大作《暗黑破坏神:不朽》;在日本、欧美地区发行《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在日本市场即将推出的《天谕》手游,以及自主研发的将中国风和科幻元素融合的手游《隐世录》等。
市场之外,国家政策也在利好游戏出海。
2021年10月,商务部、中宣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到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优秀传统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产品和影视剧、游戏等数字文化产品“走出去”。
米哈游的《原神》就是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绝佳案例。作为2021年推特上讨论最多的游戏之一,《原神》曾在43个国家和地区的畅销榜登顶。Sensor Tower商店情报平台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中国出海手游榜《原神》拿下海外手游收入冠军。而由其在海外掀起的一股京剧热等影响更是得到了商务部的肯定。
然而随着海外游戏行业逐步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开始新一轮的整合,国产游戏公司摆脱传统的路径依赖,打破用户圈层,寻找海外增量区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况且,出海对于很多中小型游戏公司来说,风险与挑战着实不小,海外高昂的发行成本、本土化成本都是摆在游戏出海公司面前真切的压力与难题。
时至今日,出海赛道更是变得日益拥挤,红利逐渐见底。不过,“尽管困难重重,相比于拿不到版号的风险,及早布局海外市场或也将是一条不错的出路。短期来看,版号重启会对游戏行业形成催化,但这个行业的中期逻辑一定是游戏出海。”国泰游戏沪港深ETF基金经理黄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骨朵网络影视”(ID:guduowlj),作者:经纬,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游戏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