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明确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69万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巩固生猪等重要农副产品综合产能,守牢稳产保供底线。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重视,让种植了1700余亩小麦的徐州贾汪区“80后”种粮大户孟庆刚深受鼓舞。
孟庆刚几年前选择了种田这项事业,决心在这条金灿灿的“农谷大道”上坚定地走下去。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多种田、多产粮,让地高产、粮满仓。
△孟庆刚正在对无人机进行化肥添加作业
3月25日,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春雨贵如油。当天一大早,孟庆刚就来到自家的麦田里准备用无人机施肥。“趁着下雨的有利时机,得抓紧施肥,正好让肥料顺着雨水滋养小麦。”
1983年出生的孟庆刚今年总共种了1700多亩小麦,分散在青山泉镇房上村、花庄村,茱萸山街道固岘村、许阳村等4个片区,其中,位于徐贾快速路西侧和贾汪转型大道北侧花庄和房上村的麦田,基本上连成一片,大约1000亩,非常适合进行机械化作业。
“现在正是小麦返青之后进入拔节的快速生长期,得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春耕春管。”孟庆刚一边在田边操作无人机一边说。
组装好无人机,倒入40斤尿素,随着孟庆刚熟练的操作,无人机在细雨纷飞中腾空而起,向着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飞去。
“有了无人机施肥,真是省时省力,而且喷洒均匀,又不用伤着小麦,现在种田每一步都离不开高科技。”孟庆刚感慨地说。
△孟庆刚正在通过手机APP对无人机进行施肥操作
孟庆刚是2013年开始流转土地种田的,在这以前,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青岛海尔集团做中层管理人员,妻子也是那时候认识的。
“原本是准备在青岛安家的,后来一直想自己创业,却又没想好创业方向。”孟庆刚告诉记者,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并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格进入市场,鼓励家庭农场流转土地进行农业生产,这让他豁然开朗。他拒绝了部门领导的挽留,与妻子一道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房上村,开始流转土地种粮食。
种田的决心是下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土地租金要钱,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要钱,购买植保机械要钱,没有充裕的资金怎么办?
“我们两口子积攒的10多万元,咬咬牙把家里给他在贾汪城区买的房卖了,又贷了一部分款,终于流转了187亩土地。”孟庆刚说,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还真没有实际种过地,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
种粮9年多的时间,其间什么困难都遇到过:
小麦遭遇倒春寒,受灾严重,大面积减产;
刚收好的30多万斤麦子堆成堆,突然遭遇狂风暴雨,一下子被泡在水里,损失惨重;
丰收的玉米因为没有烘干机,无处晾晒导致霉变发芽……
“为什么能坚持下来?”
“是因为泥土的芳香让我深深陶醉,是因为土地回报给我丰收的喜悦,是因为我想多产出些粮食,给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满怀信心的孟庆刚话语铿锵。
△无人机正在雨中进行喷洒化肥作业
在孟庆刚的鼎丰农场边竖立着一块绿色的大牌子,上面标着“江苏省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并注明了采用的适期精量半精量机条播技术、精确施肥技术、秸秆机械全量还田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关键技术,以及应用“丰卉”尿素、硅肥等高效肥料新产品。
“第一年小麦亩产880斤,当时记忆特别深刻。现在平均亩产1100斤。如果水和肥料等跟上的话,估计能上1500斤或更高。今年打算拿出20亩做实验田,麦田内铺设微喷带,用水肥一体机供水供肥,保证小麦各生长阶段的需求,用科学方法让粮食高产。”孟庆刚一边用手测量着麦苗的高度,一边跟记者唠嗑。“人勤地不懒,麦苗‘吃饱喝足’,才能蹿得快,长得壮。”
“现在很多人种田都只施一遍底肥,用肥量大,造成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我今年计划底肥减量20%,在作物生长的中后阶段,再用无人机喷洒10%总肥量,达到减肥10%的目标,做出减肥增产的成效。”孟庆刚对今年小麦施肥有了新想法。
从最初的180多亩,到现在的1700多亩,9年时间增加将近10倍。
“收获的粮食越来越多了,前年投资70多万元,配备了烘干机,粮食是不愁晾晒了,但仓库又不够用了,现在容量400吨的仓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粮食储存的需要,至少得扩建到2000吨才够用。”孟庆刚跟记者谈起了他今年的计划,那就是扩建仓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像孟庆刚一样的种粮大户,他们用对土地的热爱、对粮食生产的执着,让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更牢,让丰收底气更足。我们有理由相信,孟庆刚“地高产、粮满仓”的心愿,每年都会成为现实。
文字:蒋新会
图片: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