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硝烟之中,一个年幼的孩子亲眼目睹了残酷的战争场面;苍松翠柏之间,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在孤寂肃穆的烈士陵园默默守候。
张捍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鹿楼镇高彭庄村人,沛县革命烈士陵园的“义务守陵人”。二十余载春去秋来,94岁高龄的他始终坚守着自己“陪伴革命烈士,把革命精神传承下去”的诺言。
张捍华老人为烈士墓碑擦拭灰尘。
烽火岁月的“见证人”
1941年1月,沛县张堤口村浓雾漫天,八路军115师黄河支队特务连在这里同日伪军遭遇展开激战。
“鬼子在高彭庄东头的井旁设有重机枪和轻机枪,他们把八路军战士逼退到张堤口的西头,集聚在一块围杀。”张捍华回忆说。残酷的战斗从凌晨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在近千名日伪军和三辆坦克的猛烈攻击下,115师黄河支队教导四旅特务连的74名战士只有两人突围成功,其余72人全部壮烈牺牲。
“到处都是血,大人们捂住了我的眼睛,但我还是看到了穿着军装的战士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12岁那年的亲身经历成了张捍华心头一种抹不掉的痛。战斗结束后,张捍华和大人们把战士的遗体悄悄埋葬在了村旁。
英雄烈士的“守护人”
1967年8月,沛县在张堤口战役遗址上建成鸳楼革命烈士陵园,烈士们的遗骨被迁至陵园。
1995年从中学校长岗位退休后,张捍华毅然来到烈士陵园,成了这块孤寂地带的“守护人”。面对亲戚邻里要他好好在家安享晚年的劝说,张捍华只有一句话:有些人值得永远铭记,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
2010年秋,沛县扩建革命烈士陵园,将全县散葬的744位革命烈士搬迁到陵园安葬。
每年清明节那天,张捍华都要早早来到烈士陵园,对着烈士墓碑郑重地鞠三个躬,在墓碑前久久伫立……
打扫卫生、擦拭墓碑、修整花草,张捍华一日又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他说,这些都已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令他内心宁静安详。
如果说最初的坚守是出于对英雄的缅怀与敬仰,到如今则已然成为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怀。
红色基因的“传承人”
作为市级党员教育实境课堂,沛县革命烈士陵园常年接待学校、机关单位、社会团体来这里瞻仰学习,张捍华总是手握话筒,亲自为广大党员群众讲述张堤口战役、革命烈士英勇事迹,以及沛县革命斗争史。
“我从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过来,深知当下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永远感怀长眠在这里的英雄。”张捍华定期到全县各中小学校去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勉励后辈铭记历史、奋发图强。“身为一名老党员,让更多青少年在红色基因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是我的责任。”
二十七载执着坚守,守的是一个默默的承诺,一份无私的大爱,一种崇高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