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甘晓妹 刘淑婷 图/本报记者 王晨牧
李声蕴住在泉山区小北门社区20号院。4月11日清晨6点,76岁的她,揣上通行证,出门去买菜。
100米外,是吕清春新开的蔬菜店。
“草莓,大的7块一斤,小的5块一斤。”
“鸡蛋,今天5块3一斤。”
听到吕清春的吆喝声,李声蕴扫完小店的场所码,走了进去。
整齐的货架,水灵的蔬果,这家仅20平方米的小店看起来没什么特别。
“你这店啥时候开的呀?”
44岁的吕清春,曾是大超市的一名配送员,他和妻子早就有自己开店的想法。“这次终于下定决心,没想到碰上了疫情。”
3月30日拿到门面钥匙,31日打扫卫生。突然,全市因为疫情“静”下来了。“俺可慌了!”吕清春挠了挠头,“本来就是新手,加上疫情,我们这两张白纸更‘白’了。”
“硬着头皮上!”尽管心里没有底气,两口子互相打气。
疫情防控期间,进菜可是一道难题。
为了配合防疫规定,吕清春只能在每晚忙完小店后,独自开着电动三轮车去农贸市场进菜。
400多斤的货,他一个人扛。
“黑灯瞎火的,虽然不能陪他去,但要等他回来。”妻子说。
“就算再难,这个时候可不能涨价。”吕清春说, “俺不去看别人家的菜价,只在进价基础上加几毛卖,赚个辛苦钱。”
勤劳、善良,为这家疫情中开业的小店带来了生机。
从早上6点多到晚上9点多,一天下来,店里的蔬果基本卖空。李声蕴这样的老人,乐于向邻里们推荐这个平价菜店,来买菜的人越来越多。
“一开始他连电子秤都不会用。”妻子看着吕清春笑了起来,现在一天能赚200多元,夫妻俩很满足。
小北门社区党委书记刘慎荣想得更多。
小北门社区是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91栋楼基本为独立楼栋,60岁以上居民占比超过70%。出行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不灵活,这次疫情期间,就是因为有了5家像吕清春这样的社区小店,居民们没有感觉“吃菜难”。
“‘麻雀’虽小,关键时候可起了大作用。”刘慎荣说,社区希望能多争取点政策、多想点办法,让吕清春他们的小店“活”得更好。
在社区的帮助下,吕清春确定了下一步发展的业务——线上小程序下单,“有些上了年纪的独居老人不方便出门买菜,子女可以为其远程下单,我们给送货上门。”
“蔬菜等生鲜物资供应问题主要集中在流通的终末端,保障特殊时期生鲜物资供应,社区化零售业态是不可或缺的补充。”徐州市商务局电商处处长孙楠表示,“除了充分利用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吕清春还可以合理划分商业覆盖半径,利用自己熟悉社区的优势,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小而美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