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悦悦
“跟着镜头我们往前走。这台是徐工XE380DK,我们能看到这台设备的整体外观,它的履带、挖斗仅有轻微磨损,从这里能清晰看到这台机器是2020年2月生产的,现在我们再具体看一下这台设备的搭载情况……”
在徐工微赞直播间,徐工电商二手机平台业务员徐升正站在一台挖机上,介绍着这台挖机的基本情况,随后他进入驾驶室进行“代试驾”展示。这场徐工二手机直播专场,有39.96万观看热度,观众的讨论热情不亚于其他快销品直播平台。
令人难以想象,这种线上直播“带货”竟然能发生在这些数十吨重的“大家伙”身上。
2020年,一场疫情打破了各行各业发展的节奏,企业转型之路的新探索迫在眉睫。以徐工为代表的徐州制造业企业都在纷纷转型、求新求变,探索制造业发展的多元路径。
大型机械也玩“直播带货”
4月20日,在徐工电商螳螂网办公室里,几位穿着徐工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坐在电脑桌旁,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打着,回复客户的信息。不看内容,很难想象到他们卖的是巨大的工程机械装备。
时间回到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生产生活的节奏,冰冻了火热的市场。
严峻疫情下,要想顺利复工复产,让市场恢复活力,必须要想方设法把购买方的热情带动起来。彼时,快销品的直播带货正如火如荼,直播能不能卖这些“大家伙”,徐工也在思索。依托多年的电商平台和互联网优势,徐工电商率先开始了“带货”之路。
“我们发挥电子商务技术和网络平台的优势,依托大数据、区块链创新技术、融合应用,把营销模式进行了拓展,通过‘电商+直播’‘电商+小店’等方式,实现了一站式‘云购机+零接触’。”江苏徐工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高明说,在线沟通、云上看厂、直播带货、线上云展会,这些营销模式受到客户的热烈响应,这让他们欣喜的同时,对于未来的方向也愈发明确。
2020年2月14日,由徐工电商提供技术保障的徐工挖机首届春季整机电商嘉年华活动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直播线上购机活动。硬核科普、丰厚奖品……徐工的另类产品和营销方式引爆全场,仅抖音平台就有近6万浏览量,吸引了超2.5万人在线观看,这给了所有徐工人极大地鼓舞。
为了能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开拓更大市场,徐工电商继续创新,扩建团队、研发技术,搭建机电产品综合交易服务平台、徐工产品专业垂直电商平台,销售挖掘车等设备……徐工的电商体系越建越大、技术越来越新,在机电产品电商市场也越扎越深。
“在今年3月31日至4月6日这一周时间内,我们的跨境业务商机就获取了774条,覆盖87个国家和地区,线上成交额超3600万元。”提及此处,高明的眸中满是喜悦。“我们的愿景就是成为全球一流的机电产品电子商务公司。事实证明,这一切努力都很值得。”
造机械也能造“平台”
对工程机械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徐工突破重围、占领高地的底气所在。但有着“登峰”目标的徐工,多年布下的“棋局”远不止于此,打造机电产品“云”上产业链是徐工新的目标。
疫情对于作为工程机械龙头的徐工来说,影响不容小觑,对于诸多中小型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更是毋庸讳言。
由于生产、物流均受到较大影响,很多能生产优质机电产品的企业订单急剧下滑、深陷困境,而要抓好制造业绝非“一家之功”,徐工的数字化变革新生态在这时发挥工业互联网和工业电商平台优势,赋能产业链,携手“同盟军”共进退。
2018年5月,徐工电商国内站螳螂网正式上线运行。这是徐工自主打造的机电产品综合交易服务平台,除了对徐工自身事业部开放,也对其他机电产品供应商开放,提供查验、申报、通关等服务。
这个带动产业发展、整合产业链资源的想法推进并不容易。平台开放初期,虽然有徐工品牌的加持,但是很多企业对于在网上卖这些“大家伙”持有怀疑态度,外部企业的入驻量增长缓慢。
为了能够把名气打出去,获得企业的信任,徐工电商对于部分品类开通免费入驻通道,利用谷歌、百度等平台的运营渠道,为入驻商投放广告引流。曾经对徐工电商抱以观望姿态的中力叉车,尝到线上销售1台到销售20台的“甜头”后,果断入驻平台。
“现在,开山空压机、江豪发电机组等很多都成为了我们平台的入驻商,越来越多工程机械设备在我们平台上实现了批量海外出口。”在四年多的努力下,徐工电商平台已经为3000余家机电产品制造商和徐工1200余个国内外代理商提供数字化门店和O2O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营销解决方案。
2022年3月份,新一轮疫情再次打乱了全市制造业的步伐,为了保证客户在徐工电商平台已订舱货物顺利运抵港口,政府和徐工齐发力,和多处港口及码头沟通对接,开辟了徐工绿色专属通道,让产品顺利发运,把疫情对徐工以及对平台上的数千家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制造业纷纷驶入“新赛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数量正处于“高峰期”,将工程机械作为支柱产业的18个省区市,一度形成1000多家规模以上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如今,这些企业大多不复存在,徐工之所以能屹立不倒、蓬勃发展,离不开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敏锐捕捉。
而徐工的成功示范可以说是我市制造业转型的一个缩影,疫情之下,我市传统制造业因形势而变,纷纷迈出了转型步伐。
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淘汰老旧多晶设备,新增单晶设备,再到实施颗粒硅技术应用切片技改项目,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了企业产能及利润。
江苏大风乐器在疫情之下,加快转型,将数字化融入企业运营模式中。通过专门成立的“数据部门”,抓取、采集、分析各类数据,向市场进行精准推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实现了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
徐州制造业纷纷开始自我革新,立足自身技术优势、产业优势,通过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区块链技术应用等一系列手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产量、销路,让越来越多等产品走出徐州,走出国门,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先机。这也是实现“中国制造”目标的必然途径。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一些制造业企业仍处于转型升级之痛中,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应立足徐州产业基础,发挥企业优势、挖掘内需潜力,以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浇筑前行的“新赛道”。